第(1/3)页 孙权没有解释为什么要生擒刘封。 发怒的理由,孙权羞于启齿。 毕竟这流言也并非是空穴来风。 纳袁术女儿是真。 偷袭江陵是真。 替子向关羽求关银屏是真。 流言中一旦有真事出现,那么剩下的诸如囚亡兄美妾于金屋、觊觎关君侯之女是真是假就不重要了。 纯假的流言,会止于智者。 半真半假的流言,智者都得迷糊。 更何况这种涉及大人物的深宫秘闻,又最容易被谣传。 有个词叫:三人成虎。 如今,南郡民心未附。 孙权也在努力的在打造“仁义之主”“礼贤下士”的人设。 这“荒淫好美色”的流言一旦在南郡传开。 孙权几乎可以想象到,这流言传开后对名声的影响有多大。 譬如:孙权每日去探问潘濬。 就会演变成: 君臣版:孙权为了招降潘濬,尽礼贤下士之风,不仅每日探问患病的潘濬,还亲自为潘濬擦脸。堪称仁义贤君,当青史留名,供后人瞻仰。 流言版:孙权觊觎潘濬女儿,潘濬不肯,孙权就将潘濬软禁于府中,每日去潘濬府中强占潘濬之女,欲令潘濬就范。土匪习性,令人发指。 求贤和占女。 有本质的不同。 这会直接影响孙权在南郡士人眼中的形象和声望。 想到这里。 孙权又对迟迟不能拿下秭归的陆逊,感到一阵不满。 若陆逊能拿下秭归,又何至于受刘封羞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