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刘封笑而不语。 刘备手下的大将,没一个是安分的。 除了已经被任命为南阳太守的赵云需要扼守荆州北部门户外,关羽张飞黄忠更是个个儿不服老。 其余如关平、黄权、冯习、张南等等,谁又愿意躺平养老? 即便驻守各郡的如江夏郡太守关兴、云南郡太守邓芝、兴古郡太守马忠、桂阳郡太守陈式等需要替刘备掌控诸郡的,也都在积极的勤勉学习、训练部曲,以待刘备征调。 只要刘封不想着独揽大功,自有一大堆人想要进步。 若不是先前刘备想让关羽留在左右以议军国大事,关羽都得亲自统兵上阵,甚至于奇袭关中都轮不到刘封。 老迈? 对于打了一辈子的关羽,只要没死,那脑中就只有五个字:不服就是干! 张飞黄忠同样如此。 尤其是黄忠。 不知道是否是受了刘封的影响,黄忠越活越像廉颇了。 再加上没有子嗣烦心,黄忠脑子里想法更纯粹:吃饭,喝酒,北伐。 一旁的刘禅忐忑的说出了刘备想说的:“父皇,若丞相和大将军都来长安,兄长也在长安,谁来辅佐儿臣?” 未等刘备开口,刘封抢先道:“太子不必担心,东川都督李严,能文能武,对陛下和太子也忠心耿根,可助太子。 江阳郡太守蒋琬,丞相曾赞其‘是社稷之器,而非百里之才,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亦可助太子。 益州从事费祎和董允,也是世间少有的良才俊杰,亦可让其参与政务。 更有诸郡良才,公卿文武,皆可为太子所用。” 旋即。 刘封又轻轻拍了拍刘禅的肩膀,道:“太子啊,父皇老了,为兄又不善治政,太子今年也十七了,不可事事都仰仗丞相和大将军,也应当学会选贤任能了。 就放心大胆的监国,父皇和为兄会在长安成为太子最坚强的后盾,丞相和大将军也定会为太子能独立监国而欣慰。 《汉书》有言:有志者事竟成。太子不可辜负了众人的殷切期盼啊!” 随着刘封的“鼓励”和“引导”,刘禅忐忑消失了,稚嫩的脸上也逐渐多了斗志。 看着刘封如骗小孩一般给刘禅加油打气,刘备内心变得复杂,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想夸刘封吧,又不愿。 想贬刘封吧,又不妥。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刘禅如同被打了鸡血一般起身向刘备行礼请命:“儿臣愿为父皇分忧!” 好!好!好! 朕还没决定呢,太子就请命了? 刘禅若不请命,刘备还想犹豫再三。 刘禅这一请命,刘备就不想泼刘禅的冷水了。 刘封虽然在故意引导刘禅,但刘禅的主动请命同样也是刘备想看到的。 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变得优秀? 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有担当、有孝心、敢拼敢闯? 尤其是刘备这类在马上打天下的,更希望子嗣优秀。 “太子有此心,朕心甚慰!暂且稍安勿躁,且与朕同往,与丞相、尚书令商议,再决定如何调配。” 最终。 刘备还是没忍心泼刘禅的冷水,决定带着刘禅一同去与诸葛亮法正商议。 末了。 刘备又瞪了刘封一眼,补充道:“燕王就不用去了。” 刘封呵呵一笑,拱手领命:“谢父皇怜爱,儿臣昨夜没睡好,今日也有些疲乏了,正好回去睡个回笼觉。” 术业有专攻。 人的精力也有限。 以刘封目前的文治武略,也办不到能如诸葛亮一般执掌文武大权还能让国家繁盛。 若只是单纯的抓权而不考虑大汉的存续以及北伐诸事,刘封其实也能办到,只不过如此一来,不仅朝政混乱,还会导致民不聊生。 这非刘封所愿。 刘封要的是一个能统一的大汉,而非一辈子都不能统一的大汉。 没有那金刚钻,就不揽那瓷器活。 刘封当前最紧要的,不是去抓权,而是要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去解决掉蟠踞在雍凉境内的曹魏势力。 刘备刘禅与诸葛亮法正具体谈论了什么,刘封并不清楚。 只知在数日后,刘备对朝廷及诸郡人事,进行了大幅度的调动和升迁。 【江陵监国体系】 太子刘禅持印监国,驻江陵,督荆、益州二州事,即益州十七郡和荆州九郡(南阳郡、襄阳郡、南郡、江夏郡、宜都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阳郡、长沙郡) 法正为尚书令,驻江陵,统领江陵皇城朝廷百官。 黄忠为卫将军,驻江陵,总领江陵皇城南北军。 张飞为司隶校尉,驻江陵,纠上检下。 赵云迁为后将军,驻宛城,兼领南阳太守。 费祎迁为荆州别驾,驻江陵,掌荆州政务。 李严迁为荆州都督,驻江陵,掌荆州军事。 董允迁为荆州治中,驻江陵,掌荆州文书。 马良迁为尚书,驻江陵,辅佐刘禅理政。 蒋琬迁为尚书,驻江陵,辅佐刘禅理政。 【长安军政中枢】 刘备,驻长安,总揽全局。 诸葛亮为丞相,驻长安,协调全国政务。 关羽为大将军,驻长安,协调全国军务。 马超为骠骑将军,驻长安,领凉州牧。 刘封为车骑将军,驻长安,领雍州牧,且划新城郡为燕王直辖郡。 魏延迁征北将军,驻槐里,领扶风太守。 孟达迁镇西将军,驻冀县,领天水太守。 其余朝廷及荆益诸官吏,或有平调,或有升迁。 考虑到雍凉民生经济尚未恢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