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如今的孙权,只是一个自夺取江陵后就节节败退的江东伪王。 大魏吴王是曹丕扔的嗟来之食。 大汉吴王? 那只是给了孙权一个面子,实际上不论是刘备还是刘封都没真正承认过孙权是大汉吴王。 刘封会当众口称“吴王”,也更侧重于笼络江东文武人心。 换而言之:孙权不仅威望未立,反而将孙坚孙策积累的基业一步步的耗空,即便权谋水平再高,没有军事上的硬实力也没用武之地。 “刘封会何时入建业?”孙权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陆逊沉吟片刻,道:“燕王殿下随时都可以入建业,之所以现在不入,是再等至尊的态度。” 呵呵。 孤的态度 刘封是一点机会都不给孤留啊! 孙权闭眼凄笑。 陆逊的意思,孙权也听明白了。 依旧是那句经典台词:要么孙权自己体面,要么刘封让孙权体面。 “伯言,你始终是孙氏的女婿,就为孤再献一策吧。孤,应该如何表达态度?”孙权抬头,双目中布满了血丝。 以孙权此时的心境,也想不出要如何向刘封表达态度。 看着孙权的落魄样,陆逊心中也有不忍,道:“至尊若不愿向燕王殿下低头,可召集文武,称‘天子有诏,江东诸郡,自今日起暂由燕王殿下节督,且诏至尊及长子孙登,即刻前往长安觐见。迎燕王殿下入建业的一应礼仪,则由至尊次子孙虑引文武负责。’” 虽然都是臣服,但臣服刘备和臣服刘封,性质是不同的。 刘备是天子,刘封是燕王,至少在脸面上,孙权还能留下三分。 而这。 已经是目前最适合孙权的台阶了! “就依伯言之意!可将孤之意,转告刘封。”孙权落寞而道。 看着陆逊离去,一旁的谷利语气中多了“忿忿”:“城中尚有忠于至尊的精锐,何不伏兵城门,等刘封入城后,聚而擒之,再向刘备索要荆州。” 话音刚落,孙权眼神如寒芒一般刺向谷利:“你若想死,孤现在就成全你!” 谷利吓得跪地叩首,不敢再言。 孙权的态度,很快由陆逊之口传到了柴桑的刘封耳中。 周鲂闻言蹙眉:“这是面服心不服啊。只让孙虑迎接,未免太失礼数。” 虞翻则是想得更深:“孙权带着长子前往长安,那么建业发生任何事孙权都能撇清关系。即便孙权无心,建业城中必也有心向曹魏之人。殿下若去建业,需多带兵马亲卫,以防万一。” 刘封哂笑:“孙权想要体面,孤自然会给他体面。这个台阶,孤不仅会给,还会给得漂亮!速将孙权麾下宗族子弟及文武名册拟出,派人送往长安,孤要向父皇正式为江东众人,请封赏诏命。 再给陆逊传讯,转告孙权:想去长安,得等父皇的诏命到来,父皇诏命到了,他自然就能前往长安了。” 刘封不玩虚头巴脑的口头许诺,玩的就是一个真实,既然要入建业,那自然就要带着诏命入建业。 这次。 刘封要将孙权的势力从江东连根拔起,让孙权没有一丝反复的可能! 信使加急。 自柴桑一路航船至汉水上游的南乡,又自南乡入武关飞马入长安,耗时十五日,将刘封的的军报送到了刘备手中。 若常规情况,自柴桑到长安,少说也得一个月。 但如今整个汉水都在控制中,沿途驿站也完整,加急传递,半月足矣。 只是这军报到了刘备手中时,刘备有一种没睡醒的感觉。 自刘封离开长安,也有半年了。 半年的时间,刘封发个军报入长安称“江东已平”,请刘备赶紧下诏,刘封还等着诏命去建业。 疯了吧! “云长,朕没眼花吧?”刘备将军报递给关羽,语气有些颤抖。 关羽亦是看得心惊:一战擒曹休,兵不血刃平江东。 虽有大势碾压的因素在,但除了刘封即便有大势碾压也难以达成兵不血刃平江东的意图。 亦或者说:刘封,就是堪比大势的存在。 只要去平江东的是刘封,江东文武的士气就能直接扣减一半。 这就是刘封对江东的威慑力! “陛下,你没看花眼。”关羽放下军报,沉声道:“子龙曾来信称,曹丕在宛城北部有大量旌旗出现,或是曹丕的疑兵之计。 如今看来,子龙应是猜得没错,曹丕在宛城北部部署疑兵,应是平春出了变故。可惜了。若非雍凉尚未稳定,趁此机会再兵叩潼关,定能再让曹丕惊惧。” 刘备的想法却是不同:“吾儿在军报上称,待正式接管江东后,就会引江东之兵,北击合肥。虽然不能兵叩潼关配合进攻,但朕同样可以用疑兵之计。” 顿了顿。 刘备忽然笑了:“难怪吾儿非得让朕与云长、丞相同入长安。只要朕在长安喊一声‘要御驾亲征’,哪怕曹丕猜到朕只是在用疑兵,他也不敢掉以轻心!”(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