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每次都在为老祖宗的技艺惊叹,但有些东西回不到原来。 林清殊的话,引起了林弘博的兴趣。说实话,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一类的事情,他们学的是诗词歌赋,每天就咬文嚼字的给这些文字赋以更多的更深的含义,从某些事上来说,他们根本就看不起这种做工匠的人。 或是说,从来没注意过身边的这些工艺人。 林弘博觉得跟妹妹一起出来,真的让他长了不少的见识。妹妹每次看事情,总是能看到不同的一些东西。 “那殊儿,你跟我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应该百家争鸣!不只是让文人站起来,还应该让各行各业,有各行各业的标准建起来。特别是一些工艺技术性的东西,不应该各家只藏私着传给自己家的儿子,该传承下来。” “比如,有的人家里有绝技,但刚好下一辈的那个人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学不会,但他们为了保护他们家的技术不被别人偷走,所以就宁可放着,想等孙子来学。万一他没有孙子或是孙子更笨呢?或是遇到一个败家的玩意儿呢?结果就是他家的这项技术就会慢慢的没了。” “但如果他传承下来,有更多的人来学他的技术,当然,有可能来学的人中,各有不同,有的人学得快,有的人学得慢。有的人学会了,只会照着做出来,有的人却能更完善这一项技术。这才能让这个技术更发扬光大。” “所以,他们不应该开放他们的思想,让所有的东西有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而这个平台,就该是你们这些想当官的人应该做的。” 林弘博愣了一下,有些东西,他没听懂大根的方向是听懂了的,就是有些话好像没有懂。 “什么叫平台?怎么交流?” 这些词只看字他懂,但怎么觉得组合起来听着有些不太明白了。 “很简单呀,就是建一些学堂,学堂不只是学到你们常学的诗词歌赋,还要能学到一些技能。不能偏重于文人,要多鼓励多元,也就是说要让各种行业都发光发热。大家出力,才能把整个皇朝建得更强大。” 好学聪明的林弘博似乎从妹妹的这些言论中感觉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在走出东大街后,他看到一个客栈,就直接去包下了一个院子,然后就拉着妹妹坐下来聊天。 他出来这十来天,才感觉到了自己从前洋洋得意的学识,完全不值得骄傲。 上次在流放的时候,他还在想怎么用自己的学识让自己家人翻个身。 因为他那时就知道楚方昱就在那边,不会让自己的家人真正的吃苦的。 第(2/3)页